据《卫报》说,英国前防务部长本·华莱士在华沙安全会议上发表了激烈的看法,他建议给予乌克兰远程打击的能力,目的就是让克里米亚变得不适合居住,甚至直言要用远程“金牛座”导弹攻击克里米亚大桥,这让国际社会开始担心地区局势会不会激化。
华莱士在论坛上直言:
我们得让乌克兰拥有远程打击的本事,这样克里米亚就会变得无家可归。必须得把克里米亚给扼杀掉。
这番话不仅直指克里米亚百姓的安全,还把军事打击的重点放在了连接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的要道——克里米亚大桥上。这个桥曾多次成为冲突中的攻击点,它的安危关系到半岛的物资运输和人流往来。
华莱士的建议被认为,可能会让俄乌之间的冲突变得更激烈,军事纷争的规模也会变得更大。
和华莱士那种激进的看法不一样,特朗普之前对克里米亚问题的态度更偏向“实际操作”。据说,特朗普觉得让俄罗斯认可克里米亚的归属,或许是实现乌克兰和平的一个“合理成本”。
今年4月,他曾公开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谈领土让步,表示泽连斯基对克里米亚的强硬态度“不利于与俄罗斯的和平对话”,暗示通过领土归属的问题来缓和冲突或许有一定的空间。
俄罗斯方面对西方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相关说法表示了坚决反对。
佩斯科夫,俄罗斯总统的新闻发言人,强调西方不断宣传要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,甚至有人呼吁攻击克里米亚的重要设施,本质上是在阻挠乌克兰的和平谈判,只会加剧敌对,导致地区局势更加不稳定。
佩斯科夫的发言,表达了俄罗斯对西方“火上浇油”行径的警觉,同时也强调了维护克里米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坚定立场。
眼下的局势可以看出,克里米亚问题一直是俄乌冲突中的焦点之一,大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差距挺大的。
华莱士的说法代表了一部分西方国家对乌克兰“挺身而出”的坚决态度,倾向于加强军事行动来施压俄罗斯;而特朗普的看法则反映出另一种“以妥协寻和平”的做法,通过谈判领土问题来寻求冲突的出路。两种立场的碰撞,进一步突出了国际社会在俄乌问题上的不同分歧。
要说的是,不管是哪种观点,把民用设施或者民众生活安全作为军事打击的对象,往往会带来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,这样做也和推动和平对话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。
炒股配资平台大全,炒股配资公司,大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